青岛市“十大最美劳动者”朱国垒:项目部的“许三多” -米乐平台
鲁网11月15日讯 兰晓龙在《士兵突击》里这样评价许三多:“他所做的每件小事就好像抓住一棵救命稻草一样,到最后你才发现,他抱住的已经是参天大树了。”在中交一航局二公司青岛项目部也有这样一名“许三多”,他就是朱国垒。
朱国垒全力做好每一件工作,平凡的事业在他手中也逐渐变得崇高。
在公司大唐码头二期工程建设的关键时期,朱国垒带领抛石班抓住了所有施工窗口期,大大加快了基床铺设速度,给后续的沉箱安装留足了时间,为提前高质量完工作出了贡献。
期间,有的青年职工因连续作业产生了懈怠心理,朱国垒便用筑港先辈的故事和亲身经历去鼓励他们,“2003年冬天,我刚到长江口航道项目的时候,经常晕船,吐得比你们严重多了,而且身上的衣服常被溅起的水花打湿,那种‘凉爽’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当时我只有18岁,哪吃过这苦,就想着干脆回家干瓦匠去。可身边的一群老师傅给我讲述了他们‘大建港’时期的故事,那种坚毅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从那时起,我渐渐明白了,我们的混凝土不仅在浇注堤坝,某种程度上也在‘浇注明天’。”青年职工在朱国垒的“心理疏导”下逐渐摆正了心态,投入到大干中去。
随着施工任务的变化,朱国垒的工作重心逐渐从抛石转向了调度。调度员是工地上最操心的岗位之一,人员、车辆、船机、海况、天气等诸多因素都得考虑。自从干了调度,朱国垒空闲时间更少了。他每天要比工人们更早到施工码头,指挥七八条船作业。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所有人都下班了,他还要拖着疲惫的身子组织撤船。在撤船途中,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时刻紧盯海面,防止意外发生。和其他单位交叉作业时,朱国垒还要负责协调对方的撤船时间,确保我方船只按时就位。
最令朱国垒骄傲的是山东液化天然气项目三期工程沉箱顺利完成出运安装。“工程规模很大,几千吨重的沉箱就有好几十个,每个都需要十个多小时的拖运。人在沉箱面前显得很渺小,但我们还是完成了,让我有一种‘愚公移山’的成就感。”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而逝。朱国垒从新起点出发,又跑出了一大段距离,2021年他荣获青岛市“十大最美劳动者”,对此他常说:“我进步的快是因为我起点低,空间大。我这个人很简单,我觉得今天比昨天好,就是希望。我今后打算提升学历,提高政治素养,带动身边的同事共同进步”。(本网记者)